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中外文化體驗交流活動在2020年秋季學期順利開展。截至12月11日,已成功舉辦三期活動,主題分別為中國的博物館、中國茶藝和中國相聲。該活動主要面向學校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學歷生,由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科點牽頭,并由2020級漢語國際教育專碩學生具體落實。
講述文物故事,探尋厚重歷史。11月20日,中國博物館文化交流活動線上來襲。上海博物館、中國國家博物館、云南民族博物館、廣東省博物館……自南向北,自西向東,留學生們跟著主講人周婉琪和郭珂辛的“步伐”,沿著中國地圖“參觀”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館。“中國古代的銀壺是用來裝什么的?”“青銅大立人有什么特點?”,邊講解邊互動的方式,讓線上氣氛活躍滿滿。活動結束后,更有留學生表示:“今天的活動很有意義,希望多舉辦幾次這樣的活動。”
領略山川風物,品味悠悠茶香。11月27日,中國茶藝文化交流活動款款而來。本次活動分為“講解”“展示”“互動”三個環節,在講解環節中,主講人郝梓揚以神農和陸羽為切入點,介紹了茶的歷史、種類、形態特征、生長環境、制作工藝等;在展示環節中,主講人談純倩向大家現場展示大紅袍、普洱茶、花茶等茶葉,并選取留學生最感興趣的茶葉進行沖泡,同時,邀請小組成員品嘗并分享茶的口感;在互動環節中,“喝茶有時間講究嗎?”“有水果茶的推薦嗎?”“什么茶適合送給老人?”……留學生們紛紛提出心中疑問,主講人依次解惑答疑。
接觸說學逗唱,感悟詼諧趣味。12月11日,中國相聲文化交流活動歡樂亮相。主講人張嬋從“前世今生”“相聲基本功”“南派相聲”三個方面展開分享,同時,輔之以《八扇屏莽撞人》《擋諒》《太平歌詞》等相關視頻進行展示。其中,在以粵語為主的南派相聲講解中,小組成員蕭泳璇、羅賓帶領留學生一起學粵語,多位留學生“舉手”參與,日本留學生長坂泉表示:“我一直以來特別想學粵語,沒想到這次竟然有機會學習!”。活動結束后,“很有意思”成為留學生的普遍評價。
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源遠流長。在中外文化體驗交流活動中,漢國教專碩學子在傳承、在傳播,為留學生帶來了一場場有意義、有收獲的視聽活動;留學生則通過觀看與互動在了解、在體會,同時在與中國學生的文化碰撞中學習、進步。
至此,2020-2021學年第一學期中外文化體驗交流活動順利完成。第二學期還將有“中國建筑”“中國面食”“中國字輩文化”等主題活動,繼續帶領中外學子突破時空限制,共享文化盛宴,感受文化魅力。
(2020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生 陳桂玲)
部分圖片:
一、博物館
(反饋)
二、茶藝
(展示茶葉)
三、相聲
(學粵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