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 題:中國傳統文化之海外傳播路徑:以新加坡高校華文教育為個案
主講人:曲景毅
時 間:2016年11月17日(周四)15:15-17:00
地 點:虹口校區2號樓一樓階梯教室
主辦單位:國際文化交流學院
講座內容:
中國傳統文化在向海外傳播普及時,常常會與在地文化產生隔膜與沖突。以新加坡為例,不同生源的文化背景差異較大,中文的知識結構與掌握程度參差不一,良莠不齊,高校的華文傳統文化教育面臨挑戰。教學中的實際檢驗證明,將傳統文化與當代現實相聯系,尋找和摸索適合本土華人學生的教學策略,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,是非常有必要的。本次演講將圍繞三則教學實例展開。第一,李斯《諫逐客書》所闡釋的社會議題與新加坡所面對的外來移民問題大同小異;第二,《孟子》“舍生取義”的傳統價值理念面臨接受困境,東西方文化混融的華族學生對此態度迥異;第三,利用新加坡學生的雙語優勢,發揮英譯在古典詩詞教學中的“它山之石”效用。
主講人簡介:
曲景毅,北京大學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聯合培養博士。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(Assistant Professor)、博士生導師,新加坡華裔館咨詢委員會委員。南洋杰出教學獎(Nanyang Education Award)獲得者。曾任美國富布賴特研究學者(Fulbright Researcher),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(Visiting Scholar)、中國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、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研究員(Honorary Fellow)。研究領域為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與文化、西方漢學及新加坡華文文學教育。曾受臺灣大學、新加坡國立大學、美國休斯頓大學、美國卡羅拉多大學等學府邀請發表中英學術演講。出版學術著作《唐代“大手筆”作家研究》(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15)等4部,在《北京大學學報》、《文學遺產》、《國學研究》(北京大學)、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》(香港中文大學)、《人文中國學報》(香港浸會大學)、《師大學報》(臺灣師范大學)、《漢學研究》(臺灣漢學研究中心)、《文化中國》(加拿大)、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& Translation Studies (澳大利亞)、Studies on Asia (美國)、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s(美國)等書刊中發表中英學術論文60余篇。